2006年4月3日星期一

女老师和男学生在生理课上的经典对白

  在一个班级里,正在上一堂生理课。老师刚讲完,就问:“同学们,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,就可以举说问老师。”
  这时有一个同学就把手举起来了,问老师:“老师啊,在做爱的时候,是男人舒服一些,还是女人舒服一些啊?”老师跟他解释了大半天,但他还是不明白。老师就给他做一个比喻,说:“那你用你的手抠你的鼻子,是鼻子爽?还是手爽那?”他一想。嗯,是鼻子爽!就坐下了。
  老师问,还有没有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举手问老师。然后那个同学又把手举起来了,问老师:“老师,为什么女人来了月经,就不能做爱了?”老师又给他做了一个比喻,说:“那你鼻子出血的时候,你还用你的手抠你的鼻子吗?”学生一想,嗯,也是啊!
  不一会,他就又把手举起来了,问老师一个问题:“老师,既然女人比男人舒服多一些,为什么男人强奸女人的时候,女人都要反抗呢?”老师一生气,叭地一拍桌子,说:“你在大马路上遛哒的时候,别人过来抠你鼻子,你愿意吗啊?!

2006年4月2日星期日

湖南的前世今生

  说起湖南,倒也历史悠久。当年黄帝先生四处旅游,就曾“南至于江,登熊、湘”。后来“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,甚有功,能光融天下,帝喾命曰祝融”,这个帝喾,据说是黄帝的曾孙、尧帝他老爸,祝融嘛,书上说:“楚,祝融后也”,南岳第一峰,就名祝融。再后来大禹篡位,舜“南巡狩,崩於苍梧之野。葬於江南九疑,是为零陵”,“九疑”即今九嶷,“零陵”嘛,早几年还叫“零陵”,不过现在已改叫“永州”了。禹开九州,“淮海维扬,荆衡维荆”,今之湖南,古荆州之地也。夏而殷、殷而周,周王室微,然后有楚。周夷王时,祝融先生的第N代孙熊渠趁着中央政府管理乏力,自立为王,说:“我蛮夷也,不与中国之号谥。”不过当时的楚国想来很小,大概现在的湖南只有那么一小块属楚吧(湖北的兄弟爱说湖南人不是楚人,若是指的这个时候的楚,倒也有些道理)。到了楚庄王(就是“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”的那位)观兵周郊问鼎中原的时候,楚国的版图就大了起来,大概已经包括湖南的一大块了吧。当然,在楚国最强大之时,恐怕不仅两湖,连两江、川、豫等地都包括了(所以刘、项并非两湖人氏,也都自称楚人)。之后秦统六国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当时南方地广人稀,偌大一个湖南只设了个长沙郡(湘西一带当属黔中郡)。汉以其郡太大,遂立长沙国,辖现湘东、北,另置武陵、零陵、桂阳三郡,辖现湘西、南。这个时候,湖南已经不是蛮荒之地了,三郡一国, 在西汉全盛时期人口超过了七十万,当然,相对于全国总人口(六千万左右)仍然微不足道。汉末,长沙国除为郡。三国时湖南全境属吴,吴分长沙立湘东、衡阳、 安成郡,分武陵立天门郡,分零陵立始安、邵陵郡,分桂阳立始兴郡,属荆州(始兴、始安后属广州)。西晋末曾在湖南设湘州,东晋末并入荆州,至宋武帝刘裕,再设湘州,辖十郡,之后直到陈灭,这个大体涵盖了湖南全境的湘州存在了两百多年。也许,中国有“湘人”的概念就始于此时吧?隋改湘州为潭州,置潭州、永州总管府,又改易郡州,湘南有衡山、零陵、桂阳,湘北有长沙、巴陵、武陵、沅陵、澧阳等。唐分天下为十五道,湖南大部属江南西道(湘北属山南东道、湘西属黔中道),有岳州(巴陵郡)、潭州(长沙郡)、衡州(衡阳郡)、澧州(澧阳郡)、朗州(武陵郡)、道州(江华郡)、郴州(桂阳郡)、邵州(邵阳郡)、辰州 (卢溪郡)等,并置了湖南观察使,辖区虽与现在的湖南省有些出入,但“湖南”之名,应该始于此时。五代时湖南大部属楚,所谓“马王”,就是这时的楚王。宋时分湖南为荆湖南、北二路,大致分辖现湘东南和湘西北(加湖北部分)。因宋朝疆域蹙狭,尤其南渡以后,湖南成了腹地,面积、人口近“天下”十一,文化也空 前繁荣,显然此时之湖南,已非复“吴下阿蒙”矣!蒙元海内划一,天下一家,两湖两广(部分)加海南给合起来成了“湖广等处行中书省”,湖南被划为十几条“路”,岳州、常德、澧州、辰州、沅州等路属江南湖北道,天临、衡州、道州、郴州、宝庆、武冈、桂阳等路属岭北湖南道。明初划出两广,但仍保留了“湖广”的省名(湖广布政使司)。万历二十八年,“帝以楚地辽阔”,析湖广置偏沅巡抚,辖湖南地。“清初因之。康熙三年,析置湖南布政使司,为湖南省,移偏沅巡抚驻长沙。雍正二年,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,并归湖广总督兼辖。”至此,湖南省基本定形,省名、首府、疆界,沿用至今。
  从历史地位上来看,湖南在宋以前可以说无足轻重。上古时期,“中国”甚小,湖南地处“四夷”,为“要服”之地,境内人烟稀少、文化落后,乃有名的流放之所。即使到了西汉全盛时期,贾谊谪居长沙,尤赋《鵩鸟》、惧“寿不得长”,可知湖南当时不是什么好地方。按说两宋要好些,但事实上湖南在宋代也还是谪戍之地,境内“峒蛮甚夥”,很不安宁,虽然因为“山饶材木、地多金铁、土宜谷稻”,“赋入稍多”了,但也还远谈不上“物阜民康”。那个时候江浙一带乃“天下粮仓”——所谓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也,湖南之钱谷较之江西都有所不及,自然更是远逊江南“鱼米之乡”了,人口自然也少得多,人才更是少得不成比例。湖南地位显著上升的转折点是明初:元明之际,湖南被兵最烈,人口顿减(民间传说朱元璋为剿陈友谅曾“血洗”湖南,将湖南人赶入一丘大田里,就留了这一丘田的人,其余的全杀了),使得本来人口却少的湖南一片荒芜。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招抚流亡、放还奴隶、劝课农桑、鼓励开垦等,并且对湖南进行了大规模移民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江西填湖广”,移民主要来自江西,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来自湖北、安徽。因江西等地本较湖南开发,大量移民的到来不仅提高了湖南人口的整体素质,也使大量的土地得到开发,特别是湘北洞庭湖区及周围平原地带的开发,使得湖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。由于这时江浙一带的良田已改种棉花,加之人口稠 密,粮食已不能自给,反仰食于江西、湖广,因此民谚就变成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了,到了清朝,这句话甚至出现在了康熙的“上谕”上。明末清初,湖南又重复了一遍战乱、招抚、恢复的过程,清政府也同样采取了奖励垦荒、减免赋税的政策,同样收效显著。如果说明以来湖南还是在追赶江西的话,入清以后则湖南已开始后来居上了。终明一代,湖广人口都不及江西,可到清末,从湖广分出来的湖南一省的人口已经超过江西近一倍,所以清以来湖南的崛起、江西的没落,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在农业社会,有人口就有钱粮、有赋税、有兵源、有人才,也就有地位,因此在过去的几百年里,湖南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,想没有地位都难。但是如今进入工业社会了,不仅工业,连第三产业都已远远抛低农业,而湖南前些年还在强调“农业大省”、“农业强省”,结果三个产业都不景气,湖南欲维持其在全国的地位不下跌,其可得乎?势不能矣!好在这几年的政策方向有所改变,最近又有了“泛珠9+1”和“中部崛起”的概念,重振湖湘雄风,廿余年后,其庶几乎?

2006年4月1日星期六

各省地名由来

  山东: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。唐大部分属河南道;宋设京东路,后分京东东、西路;金更名山东东、西路,为山东得名的开始;元设山东东西道;明置山东省,后改山东布政使司;清改山东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山西: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。唐大部分属河东道;宋设河东路;金分河东北、南路;元设山西河东道,为山西得名的开始;明置山西省,后改山西布政使司;清改山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河南: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。西汉即有河南郡,为河南得名的开始。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;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;金改南京路;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;明置河南省,后改河南布政使司;清改河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河北: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。唐大部分属河北道,为河北得名的开始。宋设河北路,后分河北东、西路;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;元设燕南赵北道;明设北平省,后废省,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北直隶;清改直隶省;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湖南: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。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,后设湖南观察使,为湖南得名的开始;宋称湖南路;元设岭北湖南道;明属湖广省,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;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 
  湖北: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、淮南道和山南东道;宋荆湖北路,简称湖北路,为湖北得名的开始;元设江南湖北道;明属湖广省,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;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广东: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,简称广东路,为广得名的开始;元设海北广东道;明置广东省,后改广东布政使司;清改广东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  广西: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置广南西路,简称广西路,为广西得名的开始;元设广西两江道;明置广西省,后改广西布政使司;清改广西省;民国仍之;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黑龙江:以黑龙江而得名。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,清末改黑龙江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  辽宁: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。唐属河北道;辽置东京路;金仍之;元置辽阳行省;明为辽东都司;清设辽东将军,后改奉天将军,再改盛京将军,清末改奉天省;1929民国改辽宁省,为辽宁得名的开始;伪满复改奉天省,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;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,后合并恢复辽宁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浙江:以浙江(又称钱塘江)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,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;宋置两浙路,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,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;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;明设浙江省,为浙江得名的开始,后改浙江布政使司;清改浙江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安徽:以安庆、徽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;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;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;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为直隶,后改南直隶;清改江南省,后分设安徽省,为安徽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,后合并恢复安徽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江苏:以江宁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;宋置江南东路、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;元属江东建康道、江南浙西道、淮东江北道;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,称为直隶,后改南直隶;清改江南省,后分设江苏省,为江苏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,后合并恢复江苏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福建:以福州、建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属江南东道,后设福建观察使,为福建得名的开始;宋置福建路;元设福建海右道;明置福建省,后改福建布政使司;清改福建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  甘肃:以甘州、肃州各取一字得名。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;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,西部属西夏;金分秦凤路为秦凤、临洮、庆原三路;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(不久即改甘州路),为甘肃得名的开始,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;明为陕西行都司;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江西:以江南的西部得名。唐属江南西道,后设江西观察使,为江西得名的开始;宋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;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;明置江西省,后改江西布政使司;清改江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云南:以在云岭之南得名。汉即设云南县,为云南得名的开始。唐为六诏,后为南诏;宋为大理国;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;明置云南省,后改云南布政使司;清改云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贵州:以贵山得名。唐为黔中道;宋属夔州路;元属湖广行省;明置贵州土司,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,后置贵州布政使司;清改贵州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四川: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。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、山南西道;宋设川峡路(注:非川陕路),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,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,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,合称四川,其间设四川制置使,为四川得名的开始,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,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,分利州路为利州东、西路。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;明置四川省,后改四川布政使司;清改四川省;建国初分为川东、川南、川西、川北四行署,后合并恢复四川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青海:以青海湖得名。唐宋属吐蕃;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;明属朵甘都司等;清初为卫藏地,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,又称青海办事大臣,为青海得名的开始;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,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,之后建青海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陕西:以陕原之西得名。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;宋初设陕西路,为陕西得名的开始,后分设永兴军路,以军事鄜延、邠宁、环庆、秦凤、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;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;明置陕西省,后改陕西布政使司;清改陕西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吉林: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,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。唐属东北民族地;辽属东京路;金属上京路;元属辽阳行省;明属奴儿干都司;清设吉林将军,清末改吉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宁夏:以西夏安宁得名。唐属关内道;宋时属西夏;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,不久改宁夏行省,治所为宁夏路,为宁夏得名的开始,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,迁甘州路。明属陕西省,改宁夏路为宁夏卫;清改宁夏府,属甘肃省,并设宁夏将军;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,后置宁夏省;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,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海南:以海南岛得名。唐属岭南道;宋属广南西路;元设海南海北道,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;明属广东省;清仍之,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;民国仍之,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,仍属省;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,仍属省,1988升海南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台湾:以台湾府得名。唐宋均为化外地;元在澎湖设巡检司,兼管台湾渔民;明为荷兰所占,明末郑成功收复,设东宁省及承天府;清郑氏,设台湾府及台厦道,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,并正式称台湾岛,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;清末设台湾省,后为日占,仍称台湾;民国收复,恢复台湾省,省名至今未变。
  西藏:以清正式定名得名。唐宋为吐蕃;元属宣政院;明称乌思藏,设都司等;清初称卫藏,卫即前藏,藏即后藏;后正式定名为西藏,为西藏得名的开始;清设西藏办事大臣;民国初西藏地方;建国后仍之,后改西藏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内蒙古:以漠南蒙古得名。唐为突厥地;宋时出现蒙古部落;后建元朝,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;明分达靼鞑及瓦剌;清统一蒙古,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,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,并属理藩院。民国初分属热河、察哈尔、绥远等特别区,后均改省;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
  新疆: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。唐宋为西域;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;清统一其地,其北部称回部、南部称准部,合称回疆,设伊犁将军,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(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);清未设新疆省,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;民国仍之;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,区名至今未变。